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已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阅读,而是通过线上电子化的产品包括线下的讲座、沙龙等多种方式,全方位立体地呈现信息,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出现,让装在口袋里的图书馆不再是梦想。
电子书:把图书馆装进口袋“应该说,前些年电子书还多停留概念上,大家看好但是并不投入,今年是真正感受到了其中涌动的力量。”一位参与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出版商表示。2014年,在不少出版社的展台上,都设立了类似“电子阅读体验店”的阅读体验专区,提供各种阅读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阅读器,吸引了不少青年人围坐“刷屏”。据了解,中信出版社2013年在电子书领域获得利润达百万元。
“长久看来,电子书是发展趋势,终端数字阅读和纸质出版物的数字化,将会是未来出版业的重要成长点。我们的移动客户端‘当当读书’2012年1月底上线,两年中用户已经增长至上千万。”当当网数字业务事业部市场总监黄波表示,尽管电子书的整体份额仍不足当当整体售书的10%,但前景十分看好。
有声书:拆掉阅读的门槛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有了有声读物,但目前“听书”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2011年,美国有声读物年营业额超过25亿美元,有声读物普及率超过30%,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利用有声读物整理碎片时间,增加阅读乐趣,德国也有1/3以上的人口是有声阅读的拥护者。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目前有声读物市场仅有2亿元的规模。
“有声阅读是纸质阅读的一种延展,随着3G、4G网络的建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声阅读全面推开的时机已经成熟,2014年有望成为有声阅读元年。”北京一家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说。这家2006年即涉足有声读物出版的公司,其核心网站酷听网是中国最大的有声数字内容制作、出版、发行平台。他们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终端、数字出版为数千万用户提供精彩有声内容服务。
“现在‘听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还是对文字阅读有障碍的老人、孩子,听书都是一种很好的接受信息的方式,你的眼睛可以从屏幕上解放出来,也可以利用旅途或者做家务的时间,来‘阅读’一本喜欢的书,即便是盲人,也可以通过我们的产品,实现完全自主的操作,无障碍地获取信息。”这家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2013年年底以来,酷听网及移动终端的用户量有不小的增长,而许多公共图书馆也在前不久刚落幕的图书馆年会上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
日前,该公司已经在欧洲、美国、加拿大设立平台,开展服务,试图为外籍人士学习中文和海外华人方便获取中文有声读物提供便捷的途径。
图书馆:寻找书外的价值支撑作为国内首家家庭教育主题图书馆,第二书房连锁图书馆的创办人李岩认为,传统书店像许多传统行业一样,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是必然的。“这是正常的新陈代谢,我们不应仅关注书店本身,而应该关注背后的阅读,思考传统的实体书店是否有更好的替代品。”李岩认为,过去的书店是以书为中心,而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书店的要求也在变化,书店的未来将会走向多功能、体验式的书馆:“卖书不再是书店最主要的职能,书店或者书馆应该有舒适的环境,应该举办文化活动,提供心灵栖息之所和书本之外的价值支撑。”开设在北京的第二书房图书馆,是李岩践行自己理念的用心之作。温馨典雅的装潢、木制的白色环形书架、精心挑选的书籍,在浮华的都市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才开设半年,第二书房就吸引了上万人次的读者。“环境是附加值,关键是我们有很多外面看不到的好书,立体书、有声书、特种书,此外还有围绕书籍和家庭教育做的活动,都是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在这里,阅读是一种高贵的体验。”李岩说,建立第二书房的目的就是想培养起下一代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才能变为可用的人力资源。
“相比从前,总体的阅读率可能在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节奏快、压力大;另一方面,功利化的阅读已经扼杀了人们对于阅读的兴趣,然而,阅读代表一种向上的力量,我相信,随着人们文化意识的觉醒,以及这些更顺应现代人需要的新阅读形式的出现,阅读仍将是我们成长的主要途径。”提及阅读的现状和未来,李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