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商都大地上,历史的厚重与和风的暖阳交替着,薪火相传的坚定足音回响着。当天,区领导郑敏强、徐仁标、陈夏霖、潘建华、应再泉、王先义、管秉阳、吴莘超出席了开馆仪式。
省(市)文化厅(局)领导,区委书记郑敏强,区委副书记、区长徐仁标为区图书馆揭牌的那一瞬,意寓着它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
图书馆共分少儿图书馆、女子图书馆、音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艺术图书馆、地方文献陈列区、学术交流区、读者休闲阅读区。除了传统读者借还书服务内容外,社会性的讲座、展览、读书节、诗朗诵、故事会、知识竞赛等还将活跃于内,文学、艺术、音乐、电影、心理、收藏、外语、计算机、设计等各种沙龙容纳其中,图书馆组织、参与的各类社会团体等也附着其上。这些将使路桥区图书馆成为城市文明的窗口,一个文化综合体,一个知识的孵化器,一个社会大学。
未来,图书馆还将拓展区域,实现“中心馆”(图书馆大楼)、“馆外馆”(分馆、乡村图书馆、图书流动车、24小时自助借还书点)、“虚拟馆”(网站、数字图书馆、空中图书馆)三合一,打造出广覆盖、具实效、多模式、多内容、惠全民的图书服务体系——“15分钟步行距离图书服务圈”。
在图书馆的开馆仪式上,路桥作家郑九蝉向图书馆捐赠了近年来自己所作的,包括《将军望》、《命运环》、《金头颅——抗日名将陈安宝传》等一系列书籍。在人群中,记者见到了路桥籍著名画家陈冰心,他难掩内心的激动,送上了亲笔所书的“养浩然正气集人文壮观”的祝贺词。再次见到94岁的民间书法家於永增,依然精神矍烁,42米长的书法作品集合了他为上海世博会所作的36首诗和28幅楹联,也准备捐赠给图书馆。
“路桥有个图书馆,太好了,不仅是群众有个读书的可去之处,更是路桥文化建设中的大事。”於永增简朴的话语中更透着期待。
今年已74岁,从事教育事业30余年的退休教师缪日态,曾有一个梦想,能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读着各种各样的书,而今这已经成为现实。
“在古稀之年还有机会走进这样雄伟而现代化的图书馆,可以舒适地阅览书籍,寻找自己心仪的图书,可以交朋友、看影视、听讲座,还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坐而论道,这不是最大的幸福吗?”缪日态的话无疑是道出了路桥人民的文化幸福,他更为今天的开馆作了一首诗, “图书建馆矗云天,梦想多年今日圆。万帙缥缃迎客览,无穷机理待人研。楼中影视声情茂,厅内论坛学识渊。文化繁荣基础实,三区率先谱新篇。”
作为小读者代表的蔡欣烨早已经迫不急待地想把图书馆介绍给同学、朋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书的海洋。
“我们可能是图书馆最早的一批读者。”区慈善总会义工分会的副会长卢启波走进了记者的视线,笑道,“未开馆前,先后有10多个义工过来帮忙书籍上架、编号,也是看着图书馆慢慢成长起来,以后看书就方便了。”图书馆开馆后,书籍管理任务会更重,他建议,多招聘一些志愿者前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