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路桥建区,在文化设施方面几乎没能继承什么家当,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在经济越来越强的发展势头上,另一种声音也响起来:“路桥不能只有忙忙碌碌的生意人,也得让脑袋跟着富裕起来。”“富”是路桥人衡量事物的一个标准,他们希望经济富裕,精神富有。
但与经济富裕不同,精神富有也可单指文化蓬勃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得慢慢培育、熏陶,得有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得有一批文化带头人,得有具体的基础文化设施。对图书馆的期盼,就这样应运而生。
画出图书馆的模样
在美术界留下美名的柯璜先生的老家在桐屿街道,在担任山西图书馆馆长时,他曾留下这样一句话:学校为有期有限之图书馆,图书馆为无期无限之学校。这句话,也出现在2009年由曾经的政协委员王锦槐撰写的提案里。在这个提案里,王锦槐指出了建设一座图书馆的重要性,更指出要尽快落实图书馆的建设用地以及尽快建立专项资金。
这并不是王锦槐一个人的想法,而是经过充分的社会调查后提出的。正如阿根廷原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路桥人,一直在描摹属于我们的天堂。
与市民热烈期盼相呼应的是,原区文广新局局长罗河笙的十年历程。2002年3月,罗河笙进入区文广新局,他不仅听到各路有关图书馆建设的声音,也认识到其中的迫切性。但一切无从下手:当地没人具备建设一座图书馆的经验。不懂就学,考察杭州、绍兴、萧山、慈溪、武义等地的图书馆,听前辈的经验,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建一座普通的图书馆,规模就定位在中小型,保证在10年内不落后于其他图书馆。“当时能达到这样的规模,就已经很满足了。”罗河笙回忆说,这一路考察,除了学习到经验,最重要的是还挖到武义图书馆的人才,在基建方面有了最有力的保障。
2003年8月,一份关于路桥区图书馆的《项目建议书》呈现在相关领导面前。这份建议书是基于2003年区委二届七次会议提出实施“人文工程”,建设文体强区提出的。计划是当月入手实施,2004年9月30日完成所有工程,定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现在看来,这份建议书并没有按计划落定。但毕竟,从群众到干部,大家建立一个图书馆的心是一致的,而属于我们共同的图书馆也有了基本轮廓,里面既涵括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也将大量采用计算机、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手段,以适应图书馆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波三折的推进过程
如今,一座紧挨着公安大楼的崭新大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听到风声”的人知道那就是即将和大家见面的图书馆。这座“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图书馆,于2010年1月3日破土动工,这个时间和2003年对比起来,毕竟相隔了好些年。在这些年里,建立一座图书馆的声音始终没停歇过,但怎么就这么难?
与大部分声音相左的是,有些人当时也在思考“图书馆到底要不要建”的问题。有人提出,路桥中学的图书馆已经很大了,能否共享这份资源,毕竟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也有人问,如今电视节目很丰富,电脑里什么都能看,如果建成一座图书馆却落得个冷冷清清的局面,又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重点工程的决策者,必须听取各种声音,如此才能办出老百姓真正渴求的民心工程。于是,区图书馆的推进者们也权衡了各种利弊,得出“建图书馆是不可动摇”的结论,另一面也一次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反复论证该建一座怎样的图书馆,除了满足看书这项基本需求,是否还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体会一种忙碌之外的悠然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区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图书馆建设抱着高度的关注,每年的两会上,建设一个图书馆都会成为与会代表委员的重要提议。而在路桥的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谈起了“图书馆”这个专有名词。图书馆要不要建,会建在哪儿,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我曾在新华书店看到有些孩子坐在地上看书。”罗河笙说了这么简简单单一句话,但其中的意味却是深长的。于是,规划、土地、财政、建设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路领导一次次坐下来,最终各路声音形成“合力”,不仅让路桥人有关图书馆的这个梦圆了,更实现了建设一个现代图书馆的愿望。如今落定的图书馆比2003年那份建议书里设计出的图书馆规模上更大,设施各方面更是超前不知多少倍,是目前浙江省县区一级图书馆中的“佼佼者”。
大家都说,就盼着和图书馆见面的日子,进去逛逛、看看、坐坐,实际体会我们自己的图书馆是否有“天堂的模样”。而罗河笙也同样盼着,已经先后为图书馆捐过两批书的他,更想看看其他40万册书都写了些什么。